章邯被譽為秦朝末年的名將,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時,為秦朝立下了不少戰(zhàn)功,可奇怪的是,當時趙高把持朝堂,章邯完全有理由舉兵殺了他,可他最后卻選擇了投降項羽,這是為何?
章邯和項羽,一個是秦末的名將,一位是西楚的霸王,兩人在公元前208年在巨鹿相遇,漫天黃沙,頓時硝煙四起,戰(zhàn)士沖鋒陷陣。
因為自己的叔父項伯在二世的暴政下起義,被章邯率領的而秦軍剿滅,項羽為此仇主動請纓幫助圍困的趙王,一起對付秦軍,解巨鹿之圍。接著,項羽率領全軍渡過黃河命令全軍破釜沉舟,燒掉房屋帳篷,只帶三日糧,以示不勝則死的決心,經(jīng)過九次激烈戰(zhàn)斗終于打退章邯。兩軍決戰(zhàn)時,相持未戰(zhàn)。由于秦軍屢屢退卻,二世派人來責問章邯。章邯害怕了,便派長史司馬欣回朝廷去請示。司馬欣到了咸陽,被滯留在宮外呆了三天,趙高竟不接見,心有不信任之意。于是便回來與章邯商量,不論勝敗回去都是一個死,章邯猶疑不決,想要和項羽訂立和約。和約未成功,項羽率領全部軍兵在污水攻擊秦軍,把秦軍打得大敗。
章邯又派人來求見項羽,訂完了盟約,項羽擔心秦軍重振旗鼓,于是將章邯的手下極其降卒都給殺了,只帶章邯、長史司馬欣、都尉董翳進入秦地,從此章邯背上千古罵名。
秦王朝最后一員大將就是章邯。既然是軍事支柱,那么必然深受皇帝的器重,身上應該是有軍權(quán)的才對。趙高禍亂朝綱,不斷的慫恿秦二世做下慘絕人寰的事情,朝廷上下無不擔心下一個要遭殃的就是自己。章邯為什么不對付趙高,反而投降了項羽?
趙高是秦二世的老師,從二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一直在教導他,除了父親秦始皇以外,趙高可以說是他最信任的人,對于趙高說的話,他毫無理由就可以相信,于是才做了這么多的狠毒的事情。章邯深知貿(mào)然挑撥二世和趙高的關(guān)系是沒有用的,因為二世對趙高的信任和感情已經(jīng)到了無法撼動的地步。如果章邯在二世面前列舉趙高的罪狀,有可能最先死的是章邯而不是趙高,到那時,朝中就再也無人敢對抗趙高了。
所以章邯選擇了等待時機,可是他沒有想到,秦二世也被趙高給殺害了,秦朝這么快就被滅亡了。
章邯怎么死的?
章邯投降了項羽之后,并不是很受項羽的信任,畢竟他曾經(jīng)擊敗斬殺了項羽的叔父項梁,項羽又擔心那些秦軍會不好控制,萬一反了很麻煩,所以項羽索性坑殺了這二十萬秦軍降卒。章邯也因此被稱為“秦奸”,秦人再也不愿為之效勞,這也為他之后的死埋下了伏筆。之后隨著項羽大軍出動,秦軍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而當時秦朝已經(jīng)被趙高掌控,趙高殺掉秦二世,立子嬰為帝,但是沒過多久,起義軍就打到了咸陽,子嬰投降,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就這樣滅亡了。之后項羽自號西楚霸王,分封天下,章邯被封為了雍王,是三秦之一。
秦朝滅亡以后,就正式進入到了楚漢爭霸的時期,在劉邦和項羽的戰(zhàn)斗中,劉邦采納了韓信的建議,使用計謀,繞道進攻章邯領地,章邯領兵出戰(zhàn),在陳倉被擊敗,之后就退守廢丘,劉邦久戰(zhàn)不下,后來在第二年的夏季,大雨傾盆,韓信找到了機會,引來大水淹沒廢丘,城池告破,章邯就拔劍自刎,離開了塵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