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鬼吹燈》和《盜墓筆記》中,都有著對于盜墓者的記載,書中也曾稱,盜墓是損陰德的勾當,做了這行基本都不長壽,大多是暴病而亡,當然了,這種說法都是小說中的記載,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,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呢?
其實從科學的角度而言,長期盜墓的人,的確會有不長壽的風險。
簡單來說,古墓大多埋藏于地底,長期不透風讓地下的空氣變得非常渾濁,對人的呼吸道是極大的損傷,再加上很多古墓都埋有去世的尸骸,經(jīng)過長年累月的腐蝕,勢必會散發(fā)出許多不利于人體的尸氣。
試想,長期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帶著,對于盜墓者來說將會是多大的危險。
再者,許多古墓都深埋在地底數(shù)米,甚至十數(shù)米的深度,盜墓者下去之后,一旦發(fā)生洞口被意外所覆蓋的情況,斷絕了空氣,對于盜墓者來說,無疑是致命的危險。
所以,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,盜墓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,能夠長壽的,還真是不多。
從倫理道德來講,盜墓,就是扒人家的祖墳,這是對先人的大不敬,民間有云:舉頭三尺有神明,壞事做多了,是注定要倒霉的。所以諸如《鬼吹燈》《盜墓筆記》這樣的盜墓小說,看看就好,切勿模仿。
當然,我們也不能說所有的盜墓賊都是壞人,在歷史上,有很多盜墓賊都是被逼無奈才走了這條道路。
有文獻記載,在歷史上許多個戰(zhàn)亂時期,民不聊生,沒有莊稼、沒有糧食的情況下,很多地處河南、陜西的民眾,因為背靠眾多古墓,為了生計,不得不以盜墓為生。
像這種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去盜墓,在情理上尚有回旋的余地,但從倫理和法度上講,仍然是不對的。
而歷史上,有一些官盜的出現(xiàn),就極為讓人不齒了。比如漢末時期的董卓,還有發(fā)明了摸金校尉這一職業(yè)的曹操,再如五代時期的溫韜,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官盜。他們利用手里的軍隊去挖掘古墓,以此來擴充軍資。
因為消耗巨大,所以他們所選擇的古墓大多是王侯之墓,里面寶物眾多,對于這些古墓的破壞是非常嚴重,基本是毀滅性的,體現(xiàn)出了人類丑陋的自私和欲望,也對我們的古代文明保存造成了重大的損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