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字塔是古代文明七大奇跡之一,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,金字塔依舊堅強的佇立在那里,讓人不禁感嘆,古人到底用了什么方法才建成這個堅固的金字塔啊!
埃及金字塔在歷史上已經存在了超過4500年。金字塔由好幾噸重的巖石堆砌而成,不管以當時埃及人口、搬運技術、建造只是等都是難以實現(xiàn)的宏偉建筑。
因此金字塔的建造方式一直是所有考古學家們想破解的千古謎題。大家甚至懷疑當中借助了外星人的力量。
4500年前的古人沒有什么發(fā)達的交通工具,金字塔的花崗巖采石場附近有溝渠,因此最有可能的方法就是水運,在河流域通往胡夫金字塔的路線建造運河,能夠憑借水的浮力來運送石塊。
金字塔的原料來自于距離遙遠的采石場,古埃及沒有什么橡膠之類的漂浮工具,他們利用皮筏和繩索固定石塊,讓石頭浮起來。
而皮筏的原料就來自于當?shù)仫曫B(yǎng)的羊群,鼓撐的羊皮加上充沛的水量,就能夠提供足夠的浮力。
而為了建設金字塔,古埃及人必須穿過沙漠運來巨大的巖石和石像。因此古埃及人把這些大物件放在木橇上并由工人拉動。
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FOM組織的物理學家們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古埃及人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來運輸巨大沉重的金字塔石塊。古埃及人把沙地弄濕。如果水的比例合適的話,他們就可以減少一半的勞力。
物理學家們的模擬實驗發(fā)現(xiàn)在硬沙地上移動石塊所需拉力跟在濕沙地上的相當。他們還用了一個電流計來確定加固沙子所需的力。
實驗還表明所需拉力和沙地的堅硬程度成反比。水加入沙子時毛細管橋上升,這些小水滴讓沙礫彼此緊貼。
在一定比例水的參與下,潮濕沙地表現(xiàn)出干沙地兩倍的硬度。此時,木橇更容易滑動,因為沙子不會像在干沙地上那樣在石塊前端堆積。
古埃及人很可能掌握了這項方法。古埃及省長杰胡提霍特普(Djehutihotep)墳墓中的一幅壁畫顯示,一個巨大的石像正被放在木橇上運送,站在木橇前方的人在倒水來潤濕沙地。
除了揭示古埃及的智慧,這項研究同樣為現(xiàn)代技術提供了借鑒。我們現(xiàn)在還不能完全了解沙子這樣的顆粒物的運行原理,但很明顯,這樣的顆粒物到處都是。
顆粒材料的運輸和加工占了世界能源消耗的百分之十,而這項研究毫無疑問可以有大作為。
還有人說得更玄,把金字塔與神秘學聯(lián)系起來,認為金字塔是地球前一次高度文明社會滅亡后的遺產,或者是諸如大西洲之類已經毀滅的人類文物的遺留物。
對于這幾種說法,埃及人深感內心受到傷害,因為這等于把埃及祖先的文明與智慧一古腦兒全都否定了。
多少年來,大金字塔一直是人們探索而又無法確證的一個謎。因為不知道如何解釋這些現(xiàn)象,現(xiàn)代人用盡了自己的想象力和推斷能力。
有人說金字塔時外星人所建,是他們到地球上來的一個降落點,還有人說胡夫金字塔是由失蹤的亞特蘭蒂斯島先民所建。
為了揭開金字塔之謎,人們進入大金字塔探密的嘗試從未停止。與中國的秦始皇陵設置機關對付盜墓人不同,埃及法老憑借咒語來保護自己。
胡夫金字塔上刻有一段讓人不寒而栗的文字:“不論誰打擾了法老的安寧,死神之翼將降臨在他頭上。”而且美國《醫(yī)學月刊》也確切刊登過報告,證實100名曾經進入過大金字塔的人之中,未來10年內死于癌癥的幾率高達40%。
但是,這并沒有阻擋人們探尋金字塔深處的奧秘的腳步。最近一次也是最受關注的一次行動便是2002年全球142個國家同時直播的考古發(fā)掘過程,還動用了微型機器人。
然而,具有諷刺意義的是,人們并沒有發(fā)現(xiàn)期待中的寶藏,墓室,或是木乃伊。石門的背后又是一道石門。未解的迷仍然困擾著好奇的現(xiàn)代人。只要金字塔仍然屹立,人們大約還會繼續(xù)追尋下去。
雖然無法確證雄偉的金字塔是如何造就的,但是金字塔的存在卻可以很好地解釋古埃及人的生死觀。古埃及人認為現(xiàn)世是暫時的,來世才是永恒的,而死亡就是開往永生的大門。但是前提是要妥善保管好他們的尸體。